第263章 水脉(贺本书第一个舵主弓箭手准备_领主:开局一本水浒传
回乡偶书 > 领主:开局一本水浒传 > 第263章 水脉(贺本书第一个舵主弓箭手准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63章 水脉(贺本书第一个舵主弓箭手准备

  听了【轰天雷】凌振所言,赵祯道:“兄弟是个爱火炮的,既然如此,就请兄弟今日上任,就在宝珠寺做个都头,统管【火炮都】、【鸟铳都】。一应兵符、印信、牌面等项,自由金大坚雕刻后送来。”

  “至于兄弟家眷,暂居白石谷,等对面山下村坊修建好之后,留一处宅院给兄弟。到时,兄弟家眷再行搬过来,如此,兄弟也可时时回家。”

  凌振喜滋滋的应下。

  世界日志

  姓名:凌振(英雄,上应地轴星)

  绰号:轰天雷

  种族:人族

  声望:80(东京知名炮手,军中任职,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)

  职业:炮手

  副职业:匠人

  等级:2阶9级(武力27,统帅15)

  属性:力量24,体质38,敏捷15,精神

  技能:制炮4级(诸色火炮,无有不会,力量+4),制火药2级(火药配伍,体制+2),打炮2级(施放火炮,力量+2)

  统帅技:无

  武艺:枪棒(熟练,使用枪棒武力+3,十三势少林枪)

  装备:素木枪、各色火炮

  月俸:8贯

  赵祯见天色尚早,本打算下山去,鲁智深道:“大官人稍待···”

  赵祯闻言,道:“鲁智深兄弟,何事?”

  鲁智深道:“大官人,前几日清扫寺院营寨,于大殿之后的龙王庙中龙口中得宝珠一枚,今日大官人正好在此,请大官人收走。”说着,让一武僧去房里取出一个盒子,递给赵祯。

  赵祯道:“宝珠?”

  鲁智深点点头说道:“大官人,我问过了原先跟来的喽啰,这个还要从二龙山说起。如今我等所在的这座山唤做蟠龙山,往西稍矮的一座,原先唤做饮水岭,乃是雌山。二山之间的山涧有深潭。相传每逢月圆之夜,有火球在二山之间飘荡,人称‘二龙戏珠’,这寺庙也就叫做宝珠寺。”

  “以此宝珠寺与别处不同,大殿供奉佛祖及十八罗汉,大殿之后却是龙王庙,内有龙王及龙后神像,即俗谓二龙山只盘龙及雌龙者。这宝珠不知是否就是传闻的火球。”

  赵祯打开盒子,果然见一颗红彤彤的珠子在盒子里放着。

  世界日志

  火珠(五阶,《国史异纂》载:贞观初,林邑献火珠,状如水精。云:于罗刹国得。其人朱发黑身,兽牙鹰爪。)

  效果一:祈雨,持此珠祈雨,有雨神相助,雨量半尺。

  效果二:内蕴法力,一道红光起,箭矢暗器不能近身。防御+5。

  效果三:亲善,内涵龙之气息,龙属、马类生物亲善。效果+5。

  效果四:配之,如火云在身,富贵+5。

  赵祯见了这珠子,吃惊不少。幻世界收获愈多,疑惑愈多。压下心中思绪,赵祯道:“智深兄弟,宝珠我就拿走了。董老道那里,我使人知会一声,让他早日过来点穴。”

  辞别众人,赵祯只带张齐等庄丁下山去了。

  骑在马上,赵祯手里拿着火珠,神思不属。张齐也不说话,跟在赵祯身边,埋头赶路。

  等赵祯抬头时,已过了西溪村。赵祯自嘲一笑,说道:“张齐,转道去灵官殿。”

  说着,赵祯掉转马头,往东溪村赶去。

  见了礼,赵祯说道:“董老道,曾听你说能看风水,寻龙点穴。不知可能点穴掘井?”

  董老道听了道:“大官人,老道虽无道法,能活的如此滋润,全靠测字看风水的本事。寻水脉自然难不倒老道。只是县里到处水源充足,不知哪里要掘井?”

  赵祯把二龙山宝珠寺大寨情形说了一遍,董老道以手抚须,说道:“大官人放心,今日日落前老道去一趟,寺里既然有水井,自然就有水脉。”

  赵祯不由问道:“老道,如何看水脉?”

  “大官人,相传有观气之法,老道不曾学得。不过,这找水脉之法确曾学的。这法子其实不过是经验之谈罢了,许多都是掘井人口口相传的。老道有幸,曾救过一個逃荒的掘井人,这才知晓一二。”

  “这法子说穿了,一文不值。若无人点播,至死也是一无所获。真传一张纸,假传万卷书,此可谓之也。比如这看水脉,一察地势走向,二察草木生长,三察水雾形成。”

  “譬如‘撮箕地,找水最有力’,三面环山的撮箕地,水流集中,此处打井,出水最多。再如‘湾对湾,水不干’,两处山湾相接处,若有好水植物出现,此处打井,必有好水。”

  “再如‘山扭头,有水流’、‘山嘴对山嘴,嘴下有好水’等等。”

  赵祯道:“这些谚语说的都是低矮处找水打井之法,这山上如何寻水?”

  “这个也有法子,这法子相传出自百工之祖鲁班。多备瓷碗,于日暮时分,碗底朝上,倒扣地上。第二日一早,于日出之际,翻碗一看。若碗底凝结水珠,此地必有水脉。”

  赵祯道:“真不愧是百工之祖,见微知著。我倒不曾听闻鲁班掘井故事,只道他于木匠一道上最为人称赞。我见县里木匠作坊里都供奉的他老人家牌位雕像。”

  董老道也说道:“名留青史者,必然能人所不能。就拿掘井来说,鲁班也有规矩留下。这第一条就是砌垒井壁,必留蹬脚穴,以备落井之人攀扶逃生。再就是井底要留猫儿洞,以防歹人落尽下石,伤人毙命。这当是鲁班祖师爷观《竹书纪年·帝舜有虞氏》所载:‘又使浚井,自上填之以石,舜服龙工衣自旁而出。’而定下的规矩。”

  董老道接着说道:“大官人,后日月德合,时阳,生气,喜神东北,宜祈福。我这里已设好祭坛,明日法器开光,大官人可要来看?”

  赵祯道:“自然要来,不知道长做了几柄法器?”

  “三柄桃木剑,再有一把桃木斧、一个桃木葫芦,未成器前就一直供奉着,到底是千年之木,自有灵性。成器后又日夜供奉诵咒,想必能成法器。桃木还剩下大半,仍旧供奉着,留待以后。”

  赵祯点了点头,如此法器也算备了不少,安陵堌堆之行,成算不少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xos.cc。回乡偶书手机版:https://m.hxo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