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2,张先生,我们平仓吧_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?
回乡偶书 > 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? > 212,张先生,我们平仓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12,张先生,我们平仓吧

  国内除了张远这里,谢宇能考虑的地方几乎没有。

  但一直没有自己的想法,很为难。

  与自己的理念不符,与刘兵对他的教导也不符。

  张远知道这一点,他不可能死板,“很难选对吧,如果再加个5年之约呢?”

  “您是说?”

  “就如你所想,5年之内你要不折不扣的执行指令,之后你得到一个机会,然后去留随意”

  “成交,从今日起您就是我老板”

  5年?

  谢宇觉得哪怕他要表现自己,这個时间都不够。

  要知道,刘兵可是用了12年的。

  至此,谈妥了的两人都一身轻松,张远更是摸出了手机,把徐艺琳摇了过来。

  “徐艺琳徐总,我不在的时候,她是我的代理人”

  接着介绍谢宇道:“谢宇,做交易员的”

  “徐总您好”

  “你好”

  二人握手后,张远接着道:

  “谢宇会在我们这儿做事,所以徐总你按照林海涛的合同给他办一下入职”

  “林海涛?”,谢宇纳闷的想了下。

  倒是站在他身旁的徐艺琳点点头道了声“好的”

  叶梓琪在滨江,公司也没有个像样的精通人事的人,除了她之外这种事不可能指望行政来办,怎么说也是老板亲自交待的。

  人事经理的问题,确实要加速了。

  时间来到9点40,谢宇正式成为工作室的一份子。

  出了会议室,他自然要回张远这里,聆听一下工作上安排。

  “林海涛?”,推门后,刚要跟老板打个招呼,却看到了个熟人。

  说实话,刚才张远说这个名字的时候,谢宇诧异了下,但也就是一下,没多想。

  总不至于这么巧合吧。

  现实就是如此的巧合。

  林海涛转头张了张嘴,想说又把话憋了回去。

  张远纳闷道:“认识?”

  “认识3年多了”,谢宇很直接的道出了两人的关系,他怕张远心里不舒服,忙又解释道:

  “在伦敦的时候,他跟着我做伦铜”

  “噢~”,张远恍然,早该想到的。

  一个是刘兵的主要助手,一个跟着刘兵做老鼠仓,两人要是不认识才叫见鬼。

  熟人不要紧,主要事先说清楚,这点肚量得有,于是张远接着道:

  “认识就认识吧,刚好省的我再去介绍,再去给你们分工了,之前你们的恩怨就此结束,来到我这里就要守我的规矩”

  林海涛:“放心吧张总,我不会情绪用事的”

  谢宇耸耸肩道:“我一切听张总安排”

  谢宇的到来,让张远四个金融中心计划的负责人全部到齐。

  能力什么的不重要,重要的是令行禁止。

  至于他的指令,相信这次沪铜之后,不会再有人疑惑。

  4号当天,沪铜开盘价41400,收盘价42480。

  5号,43200开,42780收。

  6号,42560开,43060收。

  9号,43300开,43260收。

  10号,42400开,43760收。

  一直到16号,沪铜终于站上了44000大关,以44290开,以44640收。

  【沪铜】

  【持仓量:35606手】【持仓大致成本:36940】

  【7%的保证金比例总用资金:约9.32亿(含费用)】

  【沪铜收盘价:44640】

  【盈亏:13.708亿】

  看完了操盘室那边整理的数据,张远默默点了支烟。

  带李翔是因为当初毫无底子,毫无管理经验。

  说句不好听,他这种不相信外人的心理,真事事亲历的话,那需要学习的地方海了去了。

  如今自己的班底成型,而且5年内都有控制手段,再带着李翔,哪怕外人不说他SB,自己都要称自己一声SB。

  “是时候分割了”

  掐了烟,张远主动来到李翔这边。

  敲门后,张远也不客气的坐到茶几边的沙发上。

  地方太小,两人的办公室大同小异,除了办公桌和办公椅外,就这么一个小茶几。

  李翔坐过来后主动道:“张先生这是有事儿喽”

  张远直接道:“是有点,今天的数据看了吗?”

  李翔点点头道:“看了,形势还不错,如果按照伦铜的表现,春节前后沪铜冲5万的问题不大”

  期货不像股市,你一天不可能大涨多少点,除非特殊情况,否则一般都是进进退退的走趋势。

  现在的趋势向上。

  可,能否一直向上谁都说不好,就连做盘的那十几家庄也不敢说自己稳赢。

  “李总你有注意到日成交吗?”,张远道出了自己的目的。

  “我看看”,李翔说完赶紧凑回到电脑旁。

  沪铜确实在涨,但日成交减少了。

  从元旦前一周开始,每周的日成交从3.7万手,降低到3万手,再到本周的2.6万手。

  离谱的是9号~13号的这周,日成交超越3万手的只有10号这一天,最离谱的13号只有1.8万手多一点。

  缩量上攻?

  看到这里李翔眉头一皱,“会不会是因为临近春节的原因”

  “不会”

  缩量上攻是张远能想到的最好的理由。

  分割,不意味着要跟李翔交恶。

  金融领域里,自然是树敌越少越好,否则在这么大利益面前,保不齐自己就会做第二个林舟然,哪怕他身后结交了很多势力。

  张远想了想解释道:“金融这个市场,不可否认有长假因素的影响,但这不可能是主要因素,李总再看看伦铜吧”

  伦铜也在上攻。

  沪铜冲击45000,伦铜已经勉强站上了4600。

  沪铜在缩量,伦铜也在缩量。

  看到这里,李翔紧张了。

  缩量,不管是在期市,还是股市,都不是一个好现象。

  有特定消息还好,意味着有人锁仓了。

  如果没有,意味着很多资金已经离场了。

  一旦真是后者,一旦仓位重到现在二人这样,哪怕是股市里,你都要吐掉很多利润才能跑得掉。

  去TMD,亏得现在有很多利润,否则李翔的心脏可受不了。

  两人的持仓已经超过现在日成交的1.5倍。

  李翔深吸了口气道:

  “张先生,我们平仓吧”

  这么多仓位怎么来的两人心里都有数。

  10月份和11月份,因为国储猛砸的关系,在日成交7~10万手的时候,两人取巧了,通过1个半月的时间慢慢磨到的这3万多手多单。

  现在萎缩到这个量的日成交,你一天能平调三五千手你就烧高香吧。

  不过,张远有别的招啊!

  他本来就会在差不多的价位自己吃独食接下1~2万手的抛单。

  老办公地点林海涛跟着李翔一起慢慢平仓,新办公地点在谢宇的带领下接1~2万手抛单。

  这是目前既定的策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xos.cc。回乡偶书手机版:https://m.hxo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