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1,游玩_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?
回乡偶书 > 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? > 151,游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51,游玩

  (可跳过)

  周一一大早,众人兴冲冲的起床。

  洗漱完毕的时候李爱国也赶到了中山楼,这是张远特意交待的。

  吃早饭的时候,张远问道:

  “安排的导游呢?”

  “我们吃了早饭她估计能到,也没想到咱们定的时间会这么早”,李爱国讪讪回答了问题。

  别说导游了,就是他也以为昨天只是说说而已,城里人谁一大早6点多就叫人过来啊!

  “那行吧,明天要早一点”

  张远是有宽容心的,农村人一向起得早,这与农活儿有关。

  他接着给叶梓琪和郑庆发了短信,让他们自己去玩,除非有通知,否则一切等节后再说。

  时间来到7点出头,导游终于过来了。

  李爱国赶紧介绍了下,“这位是王佳梅,在圈子里的口碑不错,不会带客户买这买哪的”

  “佳梅,这就是这次的雇主,你称张总就行,那边是张总的家人”

  “张总您好”

  “你也好王小姐,我们预计会玩两周的样子,你有规划行程吗?”

  “张总请您过目”,王佳梅拿出一份行程单。

  “我听说这次服务的客户是外地的游客,住在紫金山庄,我是这么想的,旅途劳顿,我们第一站先在紫金山转转先适应一下环境,预计是两天时间,等适应了后接下来先去夫子庙,一天时间,再接下来是顺天西路那边的风景,然后是河西公园,如此5天一过咱们正式跟别的游客一起过国庆,第一天...”

  计划是详细的,张远是认可的,说明人家做了功课,不过:

  “夫子庙这么早去吗?”

  国庆节才能体会风情呢!

  王佳梅苦笑道:“张总,今年特殊呢,因为金陵节的原因,主打吃喝玩一体的夫子庙要是不提前去,我怕都挤不进去”

  “噢~”

  张远恍然大悟,接着赞赏道:“有心了,就按你的意思办”

  王佳梅觉得这个老板不难相处,试探道:“第一站是紫金山,我们不用自己开车过去呢,可以跟酒店协调坐他们的“皇家马车”过去,也体会一下他们的特色”

  “行,你跟李师傅一起去安排吧”

  张远说完摸出了手机,刚刚这位导游的话倒是提醒了他。

  金陵不是超级大城,估计还是第一次来如此多的游客,别到时候节日没办好,惹的一身骚。

  电话接通后张远道:“赵哥,忙不忙?”

  “我在家呢,能忙啥?”

  “我先给你提个醒,今年来的人恐怕会多到出乎你们的想象,你随意出来看看就知道,名气大一点的宾馆现在差不多就满员了,这很恐怖,你们政府单位赶紧想办法协调一下”

  赵胜文也苦笑道:“其实早就在安排了,大老板也在想办法,汤总被骂的正在为治安这事儿头疼呢,我们人手不够”

  “你们就不会求助武警吗?”

  “武警?”,赵胜文愣了下,“这不合适吧”

  “你可真是,你自己想想,滨江的金陵东路是怎么做的,人家是直接安排武警站街管理海量的人流,咱们金陵为什么就不能找武警?像夫子庙那样的地方你们要是不管,我敢肯定100%要出事”

  挤踏这种事一出就不是小事,它有连锁反应,要是引起恐慌了,好家伙,参考下小韩的那次事件吧。

  “你说得对,不说了,我得赶紧找汤总汇报一下”

  赵胜文匆匆的挂了电话,张远也收起手机。

  但愿这次会圆满吧

  来金陵,第一站不去看看国父陵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国籍。

  年轻人或许对爬台阶不感兴趣,但保证不包括张家兵张家才两兄弟,年代越早的人对国父更敬重。

  买了票进去后(我印象中那时候确实要买票,好像是40还是50),王佳梅要体现她的专业。

  “我们眼前的这座博爱坊始建于1931年,历时两年建成,当年用的是国父亲自手书在牌匾上的“博爱”两個字”

  张远看了看,现在牌坊横楣上的“博爱”两个鎏金大字,肯定不是手书的,应该是后世人按照手书印刻上去的。

  不过宽博大方,空间开阔,予以游人无穷的畅想。

  王佳梅接着道:“国父最喜欢将这两个字写以赠人,他毕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民主革命,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,可以说“博爱”二字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”

  “说的好,王小姐你历史功底不错”,张远赞赏了一句。

  王佳梅眼睛一亮,这是一种得到认可的感觉,她笑道:“张总也喜欢历史吗”

  “以前无事之时,倒是喜欢读一读各个朝代的历史人物传记”

  两人边走边聊,张家的一家人也跟在后面,领略一下周边的环境。

  过了博爱坊是一段缓慢的上坡路,没有台阶。

  两人停了停脚步,待众人都跟上的时候,王佳梅道:“大家请看,从这里出发我们依次要走过墓道,陵门,石阶,碑亭,祭堂,最后直达墓室,我们现在走的路就是墓道”

  走墓道还好一点,只不过是上坡路而已,爬完第一个台阶抵达陵门后,李爱国开始喘了。

  张远打趣道:“李师傅,你这体力可要多锻炼啊”

  李爱国惭愧道:“嗨,别提了,以后啊是得锻炼,我还不如小朋友呢”

  张成义也有点扛不住,这里能被称为小朋友的只有他。

  被人夸,那小小的自尊心一作祟,自然的直了直身体。

  张远淡淡一笑没再作声,希望小P孩接下来爬台阶的时候也能直着身体。

  在“天下为公”前面一家人短暂停留拍照,又看了看两边的白玉狮子,完了从右边穿过陵门接着爬。

  到了碑亭的时候,众人还能扛得住,只有小家伙一直憋着。

  过了碑亭,一眼望去,张成义有点绝望了。

  “哥,这么高?”

  张远拍了拍自家堂弟的小肩膀,“能不能坚持?”

  “应该~,能吧”,小P孩的语气充满了不确定。

  张远笑道:“不能坚持也没事,我们可以在中途休息”

  听了这话,张成义松了口气,就怕从老哥嘴里冒出“一定要坚持”的话。

  张远接着对柳慧珍和梁翠兰道:“妈,二婶,还有姐,你们呢?”

  柳慧珍:“还行吧,跟下田栽秧割稻比差远了”

  梁翠兰也附和道:“我看也是,慢慢爬吧”

  她是心疼儿子的,看到张成义的模样肯定要慢慢来。

  张悦有点累,但听了两位长辈的话,决定不发表意见,反正累了可以休息。

  王佳梅看情况差不多了,一边开始讲解台阶,一一边跟着人群一起爬。

  最后这10个大台阶,392级小台阶真不开玩笑,能一口气快速爬上去的绝对是体力怪,众人中也就张远能做到,连张家兵和张家才都不行。

  这也间接的证明了劳动跟运动有着本质的差距。

  等了近半小时,张远才等来他后面的人。

  李爱国不得不佩服道:“张助理,您这体力,没得说”

  张远道:“人呐总不能断了运动,你看王小姐就不错,这体力都快要男士相比了”

  王佳梅苦笑道:“张总,您就别打趣我了,我是因为经常带人来的缘故,您是我带过的人中第一个用小跑的方式来到祭堂的”

  张远接受了两人的逢迎,他来到柳慧珍这边,“妈,感觉还好吧”

  坐在台阶上的柳慧珍揉着腿道:“乖乖,还真不一样”

  本以为很轻松的事,实际爬起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。

  休息了不短时间,众人才在王佳梅的带领下拍照留念。

  从这里看,其实周边的风景更好,它本身富含的是历史意义。

  最后一站墓室因为今天来得不巧没打开,所以此处便是最后一站。

  闲聊间张远问道:“张成义,考你个问题,你回答好了,这次你看中了最喜欢的东西,我答应给你买”

  张成义眼睛一亮,连疲惫的感觉都少了9分,期待的问道:“哥,你问”

  “你现在背一袋20斤的大米,从一楼爬楼梯上到五楼,和你从五楼背一袋大米下楼梯到一楼,哪种方式更累?”

  作为小孩子,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,张成义本想脱口道出答案,但想想老哥的聪明,刚才的问题肯定有问题。

  他纠结了。

  不过小孩子一般都有急智,他问道:“莪能不能试试?”

  张远赞赏的看了他一眼,“可以”

  20斤的大米现在找不到,但众人身上背的东西他收集了不少。

  总共一起20斤是没有的,不过小10斤是有的,张远那个包就几斤重了。

  台阶是现成的,小P孩现场体会了负重上下的那种感觉,最后回来气喘吁吁道:

  “哥,下去更难”

  张远点点头道:“如果你能把原因总结好,上了高中只要成绩达标,我答应你,你可以拥有自己的手机”

  大侄子的话又让梁翠兰犹豫了,她对张家才嘀咕道:“玩手机不好吧”

  张家才郁郁道:“不是有个前提吗”

  教育小孩子,农村人没什么好的方式,一般就是打,如果父母舍不得的,只能靠自觉。

  靠自觉,对于现在的小孩来说,太难了呀。

  张远现在的做法是诱导,也不知道有没有奇迹。

  但看张成义现在那种认真的表情,他觉得,老张家的人应该会出奇迹。

  因为刚才小家伙知道用实践来回答那个很容易出错的问题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xos.cc。回乡偶书手机版:https://m.hxo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